电梯系统_单项专利_技飞网_实用技术_创业技术_招商加盟信息_失效专利

电梯系统

资料编号:JWX-BG-7166,客服18980857561,028-87023516

以下为资料目录


1.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系统。


背景技术:

2.目前电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,人们对于电梯的要求越来越高,也推动了电梯各方面结构设计的不断创新。现有的轿厢侧缓冲器和对重侧缓冲器一般安装在底坑,轿厢碰撞缓冲器瞬间,会对底坑产生巨大压力,严重时可能会撞坏底坑地面。除此以外,底坑有时会积水,缓冲器上有开关等电子元件,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导致失效。因此设计一种不与底坑地面直接接触的缓冲器布置方式,是很有必要的。


技术实现要素:

3.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,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,包括轿厢、导轨支架和轿厢侧导轨,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轿厢侧缓冲器组件,所述轿厢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;
4.所述轿厢侧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;
5.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部分或全部传递到井道壁上。
6.优选地,所述缓冲器安装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轿厢侧导轨上,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上,所述缓冲器位于轿厢侧导轨的中心线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通过导轨支架传递到井道壁上。
7.优选地,所述缓冲器安装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井道壁上,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上,所述缓冲器不在轿厢侧导轨的中心线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连接座传递到井道壁上。
8.优选地,所述轿厢侧导轨与井道底坑相接触。
9.优选地,所述轿厢侧导轨与井道底坑不接触。
10.优选地,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对重、对重侧缓冲器组件和对重侧导轨;所述对重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;所述缓冲器安装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对重侧导轨上,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上,所述缓冲器位于对重侧导轨的中心线上;当所述对重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通过导轨支架传递到井道壁上。
11.优选地,所述对重侧导轨与井道底坑相接触。
12.优选地所述对重侧导轨与井道底坑不接触。
13.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对电梯井道的底坑受力无要求,并且使缓冲器不与底坑地面接触。
附图说明
14.图1为实施例1的电梯系统结构示意图;
15.图2为实施例2的电梯系统结构示意图;
16.图3为实施例3的电梯系统结构示意图;
17.图4为实施例4的电梯系统结构示意图;
18.图5为实施例5的电梯系统结构示意图;
具体实施方式
19.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,包括轿厢、导轨支架和轿厢侧导轨,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轿厢侧缓冲器组件,所述轿厢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;
20.所述轿厢侧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部分或全部传递到井道壁上
21.更具体的实现方式见下面实施例。
22.实施例1
23.如图1所示,本实施例适用于轿厢侧,轿厢侧导轨2与井道底坑地面接触,轿厢侧缓冲器组件包括两个缓冲器4,缓冲器4布置在轿厢侧导轨2的中心线上。当轿厢1向下运动,碰撞缓冲器4时,对缓冲器4产生压力,缓冲器4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5上,再通过连接座3连接轿厢侧导轨2,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轿厢1对缓冲器4的压力转移到轿厢侧导轨2上,轿厢侧导轨2再通过导轨支架7,与井道壁6连接,可以适当转移一部分力到井道壁6,这种布置方式可以降低对轿厢侧底坑的受力要求,只需要校验轿厢侧导轨和地面接触位置强度是否合格。
24.实施例2
25.如图2所示,本实施例适用于轿厢侧,轿厢侧导轨2与底坑地面不接触,且缓冲器4布置在轿厢侧导轨2的中心线上。当轿厢1向下运动,碰撞缓冲器4时,对缓冲器4产生压力,缓冲器4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5上,再通过连接座3连接轿厢侧导轨2,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轿厢1对缓冲器4的压力转移到轿厢侧导轨2上,轿厢侧导轨2再通过导轨支架7,与井道壁6连接,可以将压力全部转移到井道壁上。这样的好处是土建布置时,无需考虑轿厢侧底坑的受力要求。
26.实施例3
27.如图3所示,本实施例适用于轿厢侧,缓冲器4位置不在轿厢侧导轨2的中心线上,这种情况需要把缓冲器安装架5直接固定到井道壁6上。当轿厢1向下运动,碰撞缓冲器4时,对缓冲器4产生压力,缓冲器4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5上,再通过连接座3直接与井道壁6连接,可以将压力全部转移到井道壁上。这样在土建布置时,无需考虑轿厢侧底坑的受力要求。
28.实施例4
29.如图4所示,本实施例适用于对重侧,对重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,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器为一个。
30.对重侧导轨2与底坑地面接触,缓冲器4布置在对重侧导轨2中心线上。当对重块8向下运动,碰撞缓冲器4时,对缓冲器4产生压力,缓冲器4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5上,再通过连接座3连接对重侧导轨2,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对重块8对缓冲器4的压力转移到对重侧
导轨2上,对重侧导轨2再通过导轨支架7,与井道壁6连接,可以适当转移一部分力到井道壁6,这种布置方式可以降低对重侧位置底坑的受力要求。
31.实施例5
32.如图5所示,本实施例适用于对重侧,对重侧导轨2与底坑地面不接触的情况。当对重块8向下运动,碰撞缓冲器4时,对缓冲器4产生压力,缓冲器4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5上,再通过连接座3连接对重侧导轨2,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对重块8对缓冲器4的压力转移到对重侧导轨2上,对重侧导轨2再通过导轨支架7,与井道壁6连接,可以将压力全部转移到井道壁6,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不用考虑对重侧位置底坑的受力要求。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,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。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,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,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。


技术特征:
1.一种电梯系统,包括轿厢、导轨支架和轿厢侧导轨,其特征在于: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轿厢侧缓冲器组件,所述轿厢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;所述轿厢侧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部分或全部传递到井道壁上。2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缓冲器安装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轿厢侧导轨上,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上,所述缓冲器位于轿厢侧导轨的中心线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通过导轨支架传递到井道壁上。3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缓冲器安装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井道壁上,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上,所述缓冲器不在轿厢侧导轨的中心线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连接座传递到井道壁上。4.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轿厢侧导轨与井道底坑相接触。5.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轿厢侧导轨与井道底坑不接触。6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对重、对重侧缓冲器组件和对重侧导轨;所述对重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;所述缓冲器安装架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对重侧导轨上,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在缓冲器安装架上,所述缓冲器位于对重侧导轨的中心线上;当所述对重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通过导轨支架传递到井道壁上。7.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对重侧导轨与井道底坑相接触。8.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,其特征在于:所述对重侧导轨与井道底坑不接触。

技术总结
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系统,包括轿厢、导轨支架和轿厢侧导轨,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轿厢侧缓冲器组件,所述轿厢侧缓冲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缓冲器、缓冲器安装架和连接座;所述轿厢侧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;当所述轿厢接触到缓冲器后,缓冲器受到的压力部分或全部传递到井道壁上。部传递到井道壁上。部传递到井道壁上。


技术研发人员:朱晨 李丰 朱维良
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: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
技术研发日:2022.08.24
技术公布日:2022/11/11
温馨提示: 如需要了解以上技术内容,可致电客服18980857561,028-87023516

技飞网fly199.com
小本创业 创业商机网 小投资项目 创业技术 生产资料 小本创业
028-87023516 手机:13880275262 18980857561 QQ:853136199
蜀ICP备2022010275号